搜索
首页 《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意思:分带都是辅佐高牙,两个地方光尘从等级。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寄馀杭全安石段少连二從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愿。 首句“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描绘了诗人和他的朋友曾在高大的牙门牙并肩共事,两地的光辉和尘土是平等的,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经历的挑战。 “荣事日趋丞相府,道情时过老君家。”这两句描绘了他们的友情和生活状态。诗人朋友的身份日益显贵,进入了丞相府,而他的道义和情感却始终如一,时常拜访老君家,即他的家。这里,诗人强调了朋友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既体现了他的成功,也体现了他的真实和深厚的人性。 “双鸿得侣知风便,一鹤思鸣对露华。”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朋友比作一对得伴侣的鸿雁,自由自在,也把朋友比作一只思念鸣叫的鹤,对露华的思念即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这两句是诗人的祝愿和期盼。他希望他们能早日重逢,再次成为彼此的龙友,免去天涯的孤独。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道义和情感的真实性和丰富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分携俱是佐高牙,两地光尘自等差。
荣事日趋丞相府,道情时过老君家。
双鸿得侣知风便,一鹤思鸣对露华。
早晚相将云汉外,重为龙友免天涯。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光尘

    读音:guāng chén

    繁体字:光塵

    英语:[医] chaos light; dust light

    意思:(光尘,光尘)

     1.敬词。称言对方的风采。
      ▶《文选•繁钦<与

  • 高牙

    读音:gāo yá

    繁体字:高牙

    意思:
     1.大纛;牙旗。
      ▶《文选•潘岳<关中诗>》:“桓桓梁征,高牙乃建。”
      ▶李善注:“牙,牙旗也。兵书曰:牙旗,将军之旗。”
      ▶李周翰注:“牙,大旗

  • 等差

    读音:děng chà

    繁体字:等差

    英语:equidifferent

    意思:等级次序;等级差别。
      ▶《礼记•燕义》:“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北齐·颜之推《

  • 分携

    读音:fēn xié

    繁体字:分攜

    意思:
     同“分携”。
    ▶元王恽《西江月·赠张子文》词:“濯锦江边相忆,鸣条山下分携。”
    ▶又《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词:“蓟北分携已六年,秋风淇上又离筵。”
    <

  • 地光

    读音:dì guāng

    繁体字:地光

    意思:地震前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光。如:地震前上有地光,下有地声。

    解释:1.地震前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光。

    造句:现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