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游曲三首》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意思:早上游到碧殿,每天上望春亭。

出自作者[唐]令狐楚的《春游曲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联“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描绘了诗人清晨游历宫殿,太阳升起时在望春亭眺望春天的景象。这一联通过视觉和空间感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清晨世界。芳香的树木环绕着宫殿,晴朗的天空下,山峦呈现出翠绿的色彩,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 颔联“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一夜的春风轻轻吹过,万枝新花绽放,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里的“一夜好风”并非指具体的某个风,而是指春风带来的温暖和舒适,它吹过大地,唤醒了沉睡的生命,催生了万枝新花。 颈联“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在春风中,玉管(这里可能指乐器)发出悠扬的声音;在花丛中,孩子们欢快地嬉戏,他们的金羁(这里可能指马具)在花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将春天的欢乐和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这两句诗寓意深远。阊阖(宫殿名)的春风起,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蓬莱(传说中的仙境)的雪水消,则暗示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珍视。人们相约折取杨柳,争取最长的枝条,这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和意象,如“新花”、“玉管”、“金羁”、“杨柳”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如春天的到来、生命的珍贵等,使得诗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游临碧殿,日上望春亭。
芳树罗仙仗,晴山展翠屏。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风前调玉管,花下簇金羁。
阊阖春风起,蓬莱雪水消。
相将折杨柳,争取最长条。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

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唐敬宗继位后,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军节度使、吏部尚书,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彭阳郡公。后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开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赠司空,谥号“文”。累赠太尉。

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