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意思:邹、鲁《诗》、《书》国家,与无擂起了战鼓喧。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送裴补阙入河南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青琐客(高级官员)因为某种原因而动身出行,表现出坚毅贞节的品质。他离去了宫廷,面临海边的秋城,感受着寒冷的月色,但内心仍然保持着清静吟咏的状态。最后提到邹鲁这个诗书之国,应该没有战鼓喧扰的宁静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环境氛围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清雅、宁静等品质的崇敬,以及对战乱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诗歌运用了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意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邹鲁诗书国,应无鼙鼓喧。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邹鲁

    读音:zōu lǔ

    繁体字:鄒魯

    意思:(邹鲁,邹鲁)

     1.邹国、鲁国的并称。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里为冠盖,门成邹·鲁。”
      ▶唐·杨炯《益州新都县学碑》:“国成陶·唐,家成邹·鲁。

  • 诗书

    读音:shī shū

    繁体字:詩書

    英语:Confucian classics

    意思:(诗书,诗书)

     1.《诗经》和《尚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