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常观阅骠国新乐》 异音来骠国,初被奉常人。

异音来骠国,初被奉常人。

意思:不同声音来骠国,起初被奉常人。

出自作者[唐]胡直钧的《太常观阅骠国新乐》

全文创作背景

《太常观阅骠国新乐》的创作背景与唐朝与骠国(古代缅甸的一个古国)的文化交流有关。当时,骠国向唐朝献乐,太常寺(唐朝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观看了这场新乐的表演。诗人胡直钧对此事有所感触,遂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诗歌,他描述了观看表演的情景以及对此事的感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异音来骠国,初被奉常人。
才可宫商辨,殊惊节奏新。
转规回绣面,曲折度文身。
舒散随鸾吹,喧呼杂鸟春。
襟衽怀旧识,丝竹变恒陈。
何事留中夏,长令表化淳。

关键词解释

  • 异音

    读音:yì yīn

    繁体字:異音

    意思:(异音,异音)

     1.不同的声音或声调。
      ▶《淮南子•说林训》:“异音者不可听以一律,异形者不可合于一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异音

  • 常人

    读音:cháng rén

    繁体字:常人

    意思:
     1.守常道不变的人。
      ▶《书•立政》:“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蔡·沈集传:“常人,常德之人也。”
     
     2.平常的人。

  • 国初

    读音:guó chū

    繁体字:國初

    意思:(国初,国初)
    王朝建立初期。
      ▶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歌》:“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清·顾炎武《元旦陵下作》诗:“是日称三始,何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