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生篇》 碧纱殿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

碧纱殿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

意思:碧纱殿转不再睡觉,躺在床上看着寒光度华沼。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华生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宁静的夜晚,诗人思念远征在外的亲人,同时赞美了那些为国家守卫边疆的英勇将士。 首句“凉风净扫云无迹,海月未生星历历。”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凉风将云彩吹散,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接着诗人用“贝聊珠贯拱北辰,三五纵横此何夕。”来形容星空的美丽,星星像珍珠一样串联在一起,拱卫着北极星。 然后诗人转向描述宫殿,“重楼叠榭出秋空,鳷鹊露寒连桂宫。”高耸的楼阁在秋空中显得格外庄重,鳷鹊和桂树连成一片,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接着用“瑶井迥临丹阙外,玉绳斜挂琐窗中。”来描绘宫廷内的景象,瑶井和玉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诗人在这里转折,开始描述远征在外的征人,“征人远别空闺悄,钟漏萧疏天不晓。”远离家乡的征人使得闺房变得寂静无声,滴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接着用“碧纱殿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来形容思妇无法入睡,卧看着月光洒在华美的池塘上。 然后诗人赞美了守卫边疆的将士,“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这些将士从年轻时就开始从军,现在已经有了白发。但是他们的心依然强壮,“谁怜身老心犹壮,深入长占太白高。”依然坚守在边疆,占据着太白山的高峰。 接着诗人用“丰城古剑沈沦久,匣中夜半双龙吼。”来形容将士们的英勇,就像丰城的古剑一样,虽然沉没已久,但是一旦出鞘,依然威力无比。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有客离居望所亲,遥知清夜会荀陈。”虽然远离家乡,但是依然思念着亲人,想象着他们在清夜中相聚。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星空、宫殿、远征将士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赞美了为国家守卫边疆的英勇将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凉风净扫云无迹,海月未生星历历。
贝聊珠贯拱北辰,三五纵横此何夕。
重楼叠榭出秋空,鳷鹊露寒连桂宫。
瑶井迥临丹阙外,玉绳斜挂琐窗中。
征人远别空闺悄,钟漏萧疏天不晓。
碧纱殿转无复眠,卧视寒光度华沼。
汉家贤将戍临洮,结发从军今二毛。
谁怜身老心犹壮,深入长占太白高。
丰城古剑沈沦久,匣中夜半双龙吼。
乃知神物不自藏,紫气依稀见牛斗。
有客离居望所亲,遥知清夜会荀陈。
隄繇未息无由去,不及浮槎河畔人。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碧纱

    读音:bì shā

    繁体字:碧紗

    意思:(碧纱,碧纱)
    见“碧纱笼”。

    造句:暂无

  • 寒光

    读音:hán guāng

    繁体字:寒光

    英语:pallid light

    意思:
     1.给人以寒冷感觉的光。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一:“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 无复

    读音:wú fù

    繁体字:無復

    意思:(无复,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
      ▶《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陈奇猷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

  • 眠卧

    读音:mián wò

    繁体字:眠卧

    意思:(眠卧,眠卧)

     1.入睡;睡眠。
      ▶唐·杜甫《夜归》诗:“夜半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
      ▶宋·苏轼《夜过舒尧文戏作》诗:“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

  • 光度

    读音:guāng dù

    繁体字:光度

    意思:
     1.光明吉庆的徵兆。
      ▶《文选•班固<典引>》:“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遗章。”
      ▶李善注:“未有告之以光明之度,而遗其篇章。”
      ▶张铣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