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 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

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

意思:十九中名列前茅,成年司国章。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述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儒家诗篇,表达了作者对儒家道德和传统的深深敬仰。 首段至“赴义忘白刃”,作者描述了自己家族的繁荣和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以及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他以桂籍冠伦辈,天下知声光,表达了自己在家族中的卓越地位,以及希望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接下来的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追求儒家道德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他表达了对义的坚守,对节操的追求,对圣主的忠诚,对时运的无奈。他感叹自己的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努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然而,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继续描述了自己在慈亲的关爱下,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儒家道德,为国家尽忠职守。他表达了对儒家传统的深深敬仰,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充满了对儒家道德的坚守和对国家、家庭的忠诚。它展示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儒家传统的深深敬仰。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深情的诗歌,它展示了作者对儒家道德和传统的深深敬仰,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家嗣儒业,奕世盛冠裳。
桂籍冠伦辈,天下知声光。
有才无其命,不得步玉堂。
余亦好古者,诗礼承馀芳。
赴义忘白刃,奋节凌秋霜。
垂衣遇圣主,射策遭时昌。
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
棘寺陪法吏,奉使安殊方。
薄才难变俗,贱节惟勤王。
务简忽兴念,不觉心徬徨。
慈亲违万里,瘴雨悲南荒。
端居增浩叹,离恨销刚肠。
木落多异感,蝉鸣非故乡。
长思千万乘,奉职升周行。
步武亲玉陛,献纳肩忠良。
功成自高退,散发游沧浪。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国章

    读音:guó zhāng

    繁体字:國章

    意思:(国章,国章)

     1.国法。
      ▶《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恣嚣毒于京辅之门,扬凶悖于卿守之席。此而不翦,国章何寄?”唐·沈佺期《被弹》诗:“尔何按国章,

  • 弱冠

    读音:ruò guàn

    繁体字:弱冠

    英语:young man of around twenty

    意思: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

  • 十九

    读音:shí jiǔ

    繁体字:十九

    意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