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湖南从事》 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余酲。

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余酲。

意思:冷落襟怀酒半醒,没有人一是解我醒。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寄湖南从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离别和孤独中的内心感受。 首句“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余酲”描绘了一个人独自饮酒,半醉半醒的场景。他感到孤独和寂寥,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情。这里的“索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孤独,“无人”则暗示了他在离别时的无助和失落。而“解余酲”则表达了他在无人理解时的无奈和痛苦。 “岸头柳色春将尽,船背雨声天欲明。”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岸边的柳树在春天的最后时刻展示着它的美丽,而船背上的雨声则预示着黎明的到来。这里的“春将尽”和“天欲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迫近。 “去国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莺。”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离别之痛和孤独之感。作者以旅雁和啼莺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无助。 “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最后两句中,“莲花幕下”指的是作者在朝廷中的地位,“风流客”则表达了他的风流倜傥。而“试与温存”则暗示了作者在离别前对温情的渴望,“遣逐情”则表达了他试图摆脱离别之痛的愿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人在离别和孤独中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无助。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叹,读来令人感到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索寞襟怀酒半醒,无人一为解余酲。
岸头柳色春将尽,船背雨声天欲明。
去国正悲同旅雁,隔江何忍更啼莺。
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谴逐情。
作者介绍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襟怀

    读音:jīn huái

    繁体字:襟懷

    短语:量 心地 度 器量 心胸

    英语:bosom

    意思:(襟怀,襟怀)
    胸怀;怀抱。
      ▶晋·张华《情》诗之三:“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索寞

    读音:suǒ mò

    繁体字:索寞

    英语:depressed; down-hearted; dejected; dispirited; lonely; desolate

    意思:见“索莫”。

  • 酒半

    读音:jiǔ bàn

    繁体字:酒半

    意思:犹酒次。指宴饮间酒至数巡的时刻。
      ▶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公(王仲舒)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阁子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

  • 余酲

    读音:yú chéng

    繁体字:餘酲

    意思:(余酲,余酲)
    犹宿醉。
      ▶唐·刘禹锡《和牛相公题姑苏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苏州》:“烦热近还散,余酲见便醒。”
      ▶前蜀·薛昭薀《喜迁莺》词:“乍无春睡有余酲,杏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