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妇别诗》 愿随泼火清明雨,洗却钱塘十里尘。

愿随泼火清明雨,洗却钱塘十里尘。

意思:愿随泼火清明雨,洗了钱塘十里灰尘。

出自作者[明]袁宏道的《小妇别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弱柳轻帆快送人,巫山原是女儿神。愿随泼火清明雨,洗却钱塘十里尘》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送别场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清明雨的期待,希望它能洗去钱塘十里的人间尘埃。 首句“弱柳轻帆快送人”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柳条轻扬,帆船迅疾,表现出送别的匆忙和不舍。其中的“弱柳”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又寓含了离别的伤感。 “巫山原是女儿神”一句,巧妙地引用了巫山神女的传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神秘事物的向往。这里的“巫山原是女儿神”不仅描绘了巫山的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对清纯、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愿随泼火清明雨,洗却钱塘十里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清明雨的期待,希望它能洗涤掉钱塘十里的尘埃,使空气清新,环境整洁。这里的“泼火清明雨”是杭州地区清明节前两、三天的一种习俗,指一种下过雨的清明节气。“洗却钱塘十里尘”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保护环境的意愿。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通过对清明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纯、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环境的保护意愿。同时,诗中也寓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弱柳轻帆快送人,巫山原是女儿神。
愿随泼火清明雨,洗却钱塘十里尘。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关键词解释

  • 钱塘

    读音:qián táng

    繁体字:錢塘

    意思:(钱塘,钱塘)

     1.见“钱塘江”。
     
     2.亦作“钱唐”。古县名。地在今浙江省。古诗文中常指今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

  • 清明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明

    短语:晴天 晴

    英语:clear and bright

    意思:
     1.物之轻清者。亦谓清澈明朗。
      ▶《荀子•解蔽》:

  • 泼火

    读音:pō huǒ

    繁体字:潑火

    意思:(泼火,泼火)

     1.见“泼火雨”。
     
     2.指暑气。
      ▶明·汤显祖《牡丹亭•移镇》:“看初收泼火,嫩凉生,微雨沾裾。”
      ▶徐朔方等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