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
意思:出了门机陷阱已相随,最终流放屈原放逐伯奇。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五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机阱”和“利禄”对人性的腐蚀。诗人通过描绘出各种不同的陷阱和利益,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首联“出门机阱已相随,竟放灵均逐伯奇。”诗人以“出门机阱”象征生活中的种种陷阱和诱惑,而“灵均逐伯奇”则象征人们往往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失去自我。这两句诗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一方面人们渴望自由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又无法抵挡外界的诱惑和陷阱。
颔联“始者齧肤微似蚋,俄然择肉及于罴。”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从微小的诱惑到巨大的利益陷阱的转变。这里,“微似蚋”象征起初的小诱惑,“俄然择肉及于罴”则象征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陷入了更大的陷阱。这个比喻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盲目追求和自我毁灭。
颈联“不言快箭穿杨叶,却讶长松托兔丝。”诗人用“快箭穿杨叶”比喻短暂的快乐和短暂的成功,而“长松托兔丝”则象征着虚假的成功和长期的失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追求短暂成功而忽视长远发展的人的批评。
尾联“败坏人材由利禄,乃知曾点胜颛师。”诗人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指出利禄会败坏人的本性,使人失去自我。而曾点则是一个代表纯真人性的人物,他的生活态度与利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纯真人性对人的重要性。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现象的丑陋。诗人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对社会的批判也具有现实意义。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