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意思:玉韵乍听起醒了酒,银钩仔细读应当披露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将发洛中枉令狐相公手札兼辱二篇宠行以长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封书信的赞美,书信的内容可能是关于一个浪漫的故事或者邀请。诗中表达了对书信的珍视,将其视为终身宝物,甚至超过三年怀袖之间。 首句“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中,“尺素”指的是书信,“梓泽”则可能是写信人的居所或环境,而“双金”则可能表示书信的价值不菲。这两句表达了写信人的惊喜之情,对收到书信的珍视和期待。 “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是对书信内容的赞美。其中,“八行”和“五字”分别表示书信的字数和内容,“飞云雨”和“动佩环”则形象地描绘了阅读时的感受,生动而富有诗意。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进一步表达了对书信内容的赞美,认为书信的内容如美玉之音,令人陶醉;又如银钩般的字迹,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表达了对书信的珍视,将其视为终身的宝物,甚至超过三年怀袖之间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信的赞美,表达了对浪漫故事、美好情感和珍视情感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尺素忽惊来梓泽,双金不惜送蓬山。
八行落泊飞云雨,五字鎗鏦动佩环。
玉韵乍听堪醒酒,银钩细读当披颜。
收藏便作终身宝,何啻三年怀袖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玉韵

    读音:yù yùn

    繁体字:玉韻

    意思:(玉韵,玉韵)

     1.指佛家诵经之声。
      ▶南朝·梁简文帝《八关斋制序》:“香吐六铢,烟浮五色;目对金容,耳餐玉韵。”
     
     2.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 醒酒

    读音:xǐng jiǔ

    繁体字:醒酒

    英语:sober up

    意思:使由醉而醒。
      ▶唐·杜甫《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诗:“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隄。”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筵

  • 细读

    读音:xì dú

    繁体字:細讀

    造句:

  • 披颜

    读音:pī yán

    繁体字:披顏

    意思:(披颜,披颜)
    开颜。
      ▶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
      ▶萧涤非注:“披颜,开颜。”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