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骏运使八咏堂·山斋》 虽有旧林泉,何须嗟去晚。

虽有旧林泉,何须嗟去晚。

意思:虽然有旧林泉,为什么要去晚啊。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子骏运使八咏堂·山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职事凡少休,余复不经眼。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是一首描绘诗人工作之余,在幽静的书斋中,面对层层山峦,悠然遐想的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联“职事凡少休,余复不经眼。”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处理公务之余,偶尔停下脚步,暂时抛开繁忙的工作,享受片刻的宁静。这种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理解,即工作与生活应该相互平衡,不能过度追求工作而忽视生活的美好。 颔联“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书斋的景象,横榻上静静地躺着,面对着层层山峦。这一描绘展现了书斋的幽静和山峦的壮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欣赏。 颈联“遥怀寄浩荡,静想索{左山右蹇}{左山右产}。”诗人开始思考和遐想,将思绪投向远方,感受着自然的浩荡和人生的丰富。这种思考和遐想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尾联“松雨润书奁,竹风吹酒盏。”诗人描绘了雨后的松树和微风中的竹子,以及它们对书奁和酒盏的影响。这一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激和欣赏。 最后一句“虽有旧林泉,何须嗟去晚。”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拥有旧时的林泉,但并不需要为去晚而感到遗憾。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工作之余在幽静的书斋中面对山峦的悠然遐想,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职事凡少休,余复不经眼。
幽斋设横榻,尽日对层巘。
遥怀寄浩荡,静想索{左山右蹇}{左山右产}。
松雨润书奁,竹风吹酒盏。
荣名付傲兀,胜事入清简。
虽有旧林泉,何须嗟去晚。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林泉

    读音:lín quán

    繁体字:林泉

    英语:forests and streams; mountain retreat; a place for a recluse

    意思:
     1.山林与泉石。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旧林

    读音:jiù lín

    繁体字:舊林

    意思:(旧林,旧林)
    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也比喻故乡。
      ▶晋·陆机《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