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宣城宰郭仲文遗林檎》 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意思: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裹有檎。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宣城宰郭仲文遗林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佳果和墨帖,特别是林檎的美丽和美味。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林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檎”中,“右军”指的是王羲之,这里用他来比喻林檎的美味,表达了诗人对林檎的喜爱之情。“墨帖”指的是书法作品,这里诗人用它来表达对墨宝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林檎的美味与书法艺术一样,需要细细品味。 “君今忽持赠,知有逸少心”两句,诗人表示感谢朋友赠送的林檎,并表达了自己对林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密枝传应远,朱颊映已深”两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林檎的形态和颜色,表达了对林檎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不愁炎暑剧,幸同玉浆斟”,诗人表示林檎的美味可以消暑,并表达了对林檎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林檎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右军好佳果,墨帖求林檎。
君今忽持赠,知有逸少心。
密枝传应远,朱颊映已深。
不愁炎暑剧,幸同玉浆斟。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林檎

    读音:lín qín

    繁体字:林檎

    意思:亦作“林禽”。
     植物名。又名花红、沙果。落叶小乔木,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卵形或近球形,黄绿色带微红,是常见的水果。亦特指此种植物的果实。
      ▶《宋书•谢灵运传》:

  • 右军

    读音:yòu jūn

    繁体字:右軍

    英语:right army

    意思:(右军,右军)

     1.周制,天子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亦泛指右翼部队。
      ▶《左传•桓公五年》:“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