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咏五首》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意思:一天又一天,从问为什么停滞不前。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咏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段,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朝暮之间随波逐流,追逐荣华,但这一切转瞬即逝,求之不得有何用。形骸与冠盖的假合,如同梦中不知梦是梦,生动描绘出一种虚无感和无足轻重的感觉。 中段,诗中描述了生活的艰辛。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作者在生活的压力下,既要处理公事,又要照顾家人,水旱饥寒的忧虑,让他如同吃蓼虫不知苦是苦。 第三段,诗中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公私事务繁多,作者身心疲惫,迎送宾客的繁琐,鞭笞黎庶的困难,使他深感厌倦。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表达出对世俗生活的厌烦。 最后一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何时离开官场,何时放下一切的疑问。他反思自己为何留滞不前,是否贪图逐日的俸禄而无法放下官场。他开始考虑生活的丰俭,思考何时离开官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于自由的向往。他看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官场的黑暗,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放下这一切,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这种对于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由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
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
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
但异睡着人,不知梦是梦。
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
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
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
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
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
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
若待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自问

    读音:zì wèn

    繁体字:自問

    短语:闭门思过 扪心自问

    英语:ask oneself

    意思:(自问,自问)

     1.自己衡量。
      ▶清·陈康祺《郎

  • 日复一日

    解释

    日复一日 rìfùyīrì

    [day after day] 一天又一天地

    日复一日地望着地平线等候船只

    引用解释

    过了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时间长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留滞

    读音:liú zhì

    繁体字:留滯

    英语:be detained; be help up

    意思:(留滞,留滞)
    亦作“留蹛”。
     
     1.停留;羁留。
      ▶《史记•太史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