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边年久赋徭宽,善政春秋俗自安。
                        
                         
                            
意思:抚边年久赋税徭役宽松,善政春秋社会安全。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韦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抚边年久赋徭宽,善政春秋俗自安。
蜀道虽危今坦易,登天不比向时难。》是一首对当地善政的赞美诗。它描绘了当地人民在政府的抚恤和善政下,生活逐渐安定,社会风气也得到了改善。同时,它也赞扬了当地官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原本险峻的蜀道变得坦易,就像登天不再像以前那样困难一样。
首句“抚边年久赋徭宽”表达了政府对边远地区的关怀,经过长时间的照顾和减轻徭役,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赋是古代中国朝廷征收的一种捐税,“徭”则是徭役,指非生产性的劳务。这句诗描绘了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赋税徭役进行了宽减,使得人民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改善了生活。
“善政春秋俗自安”一句,表达了当地人民对政府善政的认可和感激。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治理方式,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这句诗通过描绘当地人民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认可和依赖,表达了政府善政的重要性。
“蜀道虽危今坦易”一句,描绘了当地官员们克服重重困难,使原本险峻的蜀道变得平坦易行。蜀道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险峻山路之一,这里原本道路艰险,难以通行。然而,在当地官员们的努力下,这些道路得到了修缮和改善,变得平坦易行。这句诗表达了当地官员们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体现了他们为民造福的决心和勇气。
“登天不比向时难”一句,则是对蜀道改善的高度评价。原本登天一般困难的蜀道,如今变得容易起来,这无疑是对当地官员们辛勤努力的最好肯定。这句诗也表达了人民对政府善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关怀、人民对良好社会风气的认可、官员们克服困难为民造福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表达了对当地善政的赞美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