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意思:醉酒后一场愁梦醒来时,夕阳正斜照着深深的庭院。
出自作者[宋]晏殊的《踏莎行·小径红稀》
全文赏析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从“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蒙蒙”“乱扑”,极富动态感。“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逐”“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贺铸《薄幸》词“人间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也正是此意。
相关句子
- 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 出自《高阳台 丰乐楼分韵得如字》作者:[宋]吴文英
- 最怜林叶深深处,遮尽斜阳不碍风。-- 出自《夏日过庄严寺僧索诗为留三绝》作者:[宋]晁公武
- 今宵酒醒何处?--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作者:[宋]柳永
- 酒醒依旧愁。-- 出自《菩萨蛮·红娇翠溜歌喉急》作者:[宋]赵必?
- 南风吹酒醒。-- 出自《阮郎归·斜阳江路柳青青》作者:[宋]刘将孙
- 消遣酒醒愁。-- 出自《风入松·春寒懒下碧云楼》作者:[宋]张枢
- 西风吹酒醒。-- 出自《长相思·净亭亭》作者:[宋]谭宣子
- 夜来残酒醒。-- 出自《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作者:[宋]苏轼
- 梦回酒醒。-- 出自《减字木兰花·回风落景》作者:[宋]苏轼
- 寒催酒醒。-- 出自《清平乐·寒催酒醒》作者:[宋]晏几道
- 寒催酒醒。-- 出自《清平乐·寒催酒醒》作者:[宋]晏几道
- 酒醒。-- 出自《过涧歇近》作者:[宋]柳永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风送入斜阳。-- 出自《诉衷情·孤城寒角韵悠》作者:[元]丘处机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暮。-- 出自《点绛唇·古寺萧条》作者:[元]刘秉忠
- 斜阳又下。-- 出自《齐天乐 戊戌冬初,领省檄,会无锡州将李正》作者:[元]邵亨贞
- 斜阳迥迥。-- 出自《齐天乐 乙未暮,钱素庵见和前韵,再歌以谢》作者:[元]邵亨贞
- 芳草斜阳路。-- 出自《点绛唇·分袂情怀》作者:[宋]陈允平
- 帆影斜阳里。-- 出自《贺新郎·帆影斜阳里》作者:[宋]黎廷瑞
- 芳草斜阳笛。-- 出自《点绛唇·绿染春波》作者:[宋]李莱老
- 斜阳目断。--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陆留
- 深深愿。-- 出自《渔家傲·菊暗枯秋已满》作者:[宋]杨无咎
- 深深禁篽。-- 出自《清平乐·深深禁篽》作者:[宋]黄升
- 深深院。-- 出自《点绛唇·俊眼犀心》作者:[宋]吕渭老
- 花深深。-- 出自《长相思·花深深》作者:[宋]陈东甫
- 深深愿。-- 出自《点绛唇·碧落蟠桃》作者:[宋]陈亮
-
深深。-- 出自《木兰花慢·紫凋红落後》作者:[宋]杨子咸
- 深深祝愿。-- 出自《点绛唇·罗幕重重》作者:[宋]张纲
- 花深深。-- 出自《忆秦娥·花深深》作者:[宋]郑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