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陶征君隐居》 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意思:不随山谷变化,应只有很高的名声。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过陶征君隐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联“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诗人通过引用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弃职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的敬仰之情。陶渊明弃官归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 颔联“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诗人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轻视和对自然、纯朴生活的向往。这里,“三亩绿”代表了田园的生机勃勃和自然之美,“一铢轻”则表达了陶渊明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颈联“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场景,通过“衰柳”和“白云”两个意象,表达了自然之美的永恒和人类生活的短暂。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衰败的柳树和飘荡的白云,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永恒和人类生活的短暂,进一步赞美了陶渊明对自然、纯朴生活的追求。 尾联“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诗人通过赞美陶渊明不随时间、环境改变的高尚品质和名声,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里,“陵谷变”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高名”则代表了高尚的名声和品质。诗人通过赞美陶渊明的品质,表达了对人类精神追求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的语言简练而深刻,通过对自然、田园、名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赞美。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反思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倡导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真实的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陶令昔居此,弄琴遗世荣。
田园三亩绿,轩冕一铢轻。
衰柳自无主,白云犹可耕。
不随陵谷变,应只有高名。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陵谷

    读音:líng gǔ

    繁体字:陵穀

    英语:hills and valleys

    意思:
     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传:“言易位也。”
      ▶郑玄

  • 高名

    (1).盛名,名声大。《韩非子·十过》:“过而不听於忠臣,而独行其意,则灭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沉士尊 《过李白墓》诗:“千古高名在,青山片碣留。” 清 吴伟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变应

    犹应变。《荀子·不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 梁启雄 释引 刘师培 曰:“变应当作应变。” 汉 徐干 《中论·务本》:“智足以统理万物,权足以变应无端。”

    读音:biàn yì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