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逢王公慥太博》 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

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

意思:泥中碰到了老朋友,十年来不分离。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逢王公慥太博》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经历和情感表达,通过对驽马出门不怕泥、鬓斑仍欲追前友、傍晚同舟渡、生离与死别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慨和对友情、时光流逝的哀叹。 首联“驽马不惜蹄,出门莫畏泥”,诗人以驽马自喻,表达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但随后又表达了对出门艰难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颔联“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诗人与故友在泥泞中相遇,但相隔多年,表达了时光荏苒、人生无常的感慨。 颈联“但怪苍鬓色,斑斑俯铁骊”,诗人感叹岁月无情,鬓发斑白,如同铁骊一般,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 随后诗人与友人相约再次相见,但未来的路途充满未知,生离死别不可避免,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最后诗人再次强调不要轻言年少时的壮志豪情,而今生活艰辛、懒散度日,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自我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人生的描绘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哀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通过描绘人生沧桑和友情、时光流逝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驽马不惜蹄,出门莫畏泥。
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
但怪苍鬓色,斑斑俯铁骊。
少立不及语,交策或东西。
向晚我还舟,君来访长堤。
对论出处迹,存没生悲啼。
勿言少壮日,志意吐虹霓。
而今七不堪,懒又甚於嵇。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故友

    读音:gù yǒu

    繁体字:故友

    英语:departed friend

    意思:
     1.旧友;老朋友。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三》:“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抚絃搦矢

  • 乖睽

    读音:guāi kuí

    繁体字:乖睽

    意思:背离。
      ▶宋·王安石《即事》诗之一:“如何有乖睽,不得同苦辛!”清·薛福成《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上下乖睽,互相牵累,未有不复败者。”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