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晖上人独坐亭》 去住浑无迹,青山谢世缘。

去住浑无迹,青山谢世缘。

意思:去住浑不见,青山感谢世缘。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晖上人独坐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是一首描绘静坐参禅之情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首两句“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诗人似乎已经超越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进入了一种寂静的境界。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独自参禅,这是他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和反思。 “萝月明盘石,松风落涧泉”这两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月光透过萝藤洒在盘石上,松树在风中摇曳,涧泉流淌的声音打破了寂静。这些自然元素的存在,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静坐参禅的孤独和静谧。 “性空长入定,心悟自通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境界。他认为“性空”是永恒的,他通过长时间的入定,深入了解并接纳这个空性。同时,他也强调了通过内心的领悟,可以通向深奥的境界。 “去住浑无迹,青山谢世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超脱和自由。无论离开还是留下,都没有留下痕迹,他已从世间纷扰中解脱出来,青山就是他的归宿。这表达了他对尘世的淡然,对生活的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纷扰,独自静坐参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内心的反思,诗人表达了他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他的内心平静、超脱,他的思想深邃、通玄,他谢世缘、求自由,这些都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
萝月明盘石,松风落涧泉。
性空长入定,心悟自通玄。
去住浑无迹,青山谢世缘。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谢世

    读音:xiè shì

    繁体字:謝世

    短语:故去 卒 故 弃世 永诀 去世 逝世 粉身碎骨 薨 亡故 逝 殒 死亡 一命呜呼 身故 殁 寿终正寝 咽气 死去 断气 溘然长逝 长眠 亡 完蛋 凋谢 与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去住

    读音:qù zhù

    繁体字:去住

    意思:犹去留。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唐·司空曙《峡口送友人》诗:“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霑巾。”
      ▶庞树柏《鹣

  • 世缘

    读音:shì yuán

    繁体字:世緣

    意思:(世缘,世缘)
    俗缘。谓人世间事。
      ▶唐·钱起《过桐柏山》诗:“投策谢归途,世缘从此遣。”
      ▶宋·苏轼《次韵绝句各述所怀》之四:“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