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呈王山父》 辨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

辨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

意思:辨别到茅屋我就回家,玉堂哪里有梅枝。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呈王山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辨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并表达乐观态度的诗。它以茅庐、玉堂、梅枝和岁寒老树为意象,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句“辨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诗人明确表达了他对茅庐的喜爱,并表示一旦辨识了其中的道理,便决定回归茅庐,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玉堂生活。这里诗人以自己的选择为荣,不屑于追求名利,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情怀。同时,诗人也以反问的方式表明在玉堂(朝廷)中哪里会有真正的梅枝(贤才),暗指当时社会上虚伪、浮华的风气。 “岁寒老树虽荒寂”,这句诗描绘了冬日里老树荒寂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当时所处的困境和孤独。然而,“会有腊残春到时”则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他坚信春天终将到来,象征着希望的到来。这里诗人以春天的到来为象征,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即使现在处于困境和孤独之中,也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迎来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表达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人以茅庐为荣,不屑于追求名利,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情怀;同时,他也坚信未来会更好,即使现在处于困境和孤独之中,也愿意坚持下去,迎接希望的到来。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辨得茅庐我便归,玉堂何处有梅枝。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
作者介绍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明毛晋汲古阁《龙洲道人诗集》

关键词解释

  • 玉堂

    读音:yù táng

    繁体字:玉堂

    英语:cv 18

    意思:
     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
      ▶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

  • 茅庐

    读音:máo lú

    繁体字:茅廬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庐,茅庐)
    亦作“茆庐”。
     草屋。
      ▶唐·张籍《送韩侍御归山》诗:“新结茆庐招隐逸,独骑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