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
意思:难道没有干枯容,萧疏自不同调。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昌言官舍十题·病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园中的竹子,久未修剪,荒芜不堪,但即使如此,它依然保持着萧疏独特的姿态。诗人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也表达了对于至人修剪竹子的感激之情,因为清阴与长啸都是竹子所带来的恩赐。
首句“园竹久不台,芜没真可吊。”描述了园中的竹子长时间没有修剪,荒芜不堪的状况,“久不台”与“芜没”两个词语形象地表现了竹子的生长状态,为后面的描写铺垫了基础。
接着,“岂无枯槁容,萧疏自殊调。”诗人用“岂无”反问,表明竹子虽然有些枯槁,但依然保持着萧疏独特的姿态,这种姿态与众不同,独具韵味。
然后,“至人爱高节,命斧除藜藋。”描述了至人喜爱竹子的高洁品质,命令用斧子除去竹子周围的杂草,表现了至人对竹子的赞赏与保护。
最后,“何用报于恩,清阴与长啸。”诗人表示,用什么来报答至人的恩情呢?只有竹子的清阴与长啸了。这里清阴与长啸代表了竹子的特点与恩赐,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至人修剪竹子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与赞美,表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至人保护竹子的感激之情。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