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簳中。

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簳中。

意思:车前草奏旄头下,在上封信中箭簳。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寄滑州李副使员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临淮军前将士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的敬意。 首联“兵绕临淮数十重,铁衣才子正从公。”描绘了临淮军前将士的威武形象,他们身着铁甲,英勇地从公门而出,环绕临淮城数十重,仿佛一道钢铁长城,保卫着这座城市。 颔联“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簳中。”进一步描绘了军中的紧张气氛和将士们的勇猛。他们草拟奏章,准备战斗,封书箭簳中藏着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颈联“围合只应闻晓雁,血腥何处避春风。”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悲壮。尽管临淮城被重重包围,但只有在清晨才能听到孤雁的哀鸣,而血腥味在春风中无处可避。 尾联“故人勋重金章贵,犹在江湖积剑功。”作者对故人(即临淮军前将士)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因功勋卓著而得到金章显贵,但仍然不忘江湖之远,继续积累剑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高尚品格的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临淮军前将士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英雄落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兵绕临淮数十重,铁衣才子正从公。
军前草奏旄头下,城上封书箭簳中。
围合只应闻晓雁,血腥何处避春风。
故人勋重金章贵,犹在江湖积剑功。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军前

    读音:jūn qián

    繁体字:軍前

    意思:(军前,军前)
    战场;前沿阵地。
      ▶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张忠文公·叔夜·嵇仲,靖康间以南

  • 草奏

    读音:cǎo zòu

    繁体字:草奏

    意思:
     1.草拟奏章。
      ▶《汉书•王莽传上》:“竦者博通士,为崇草奏,称莽功德。”
      ▶唐·戴叔伦《赠司空拾遗》诗:“陈琳草奏才还在,王粲登楼兴不赊。”
      

  • 旄头

    读音:máo tóu

    繁体字:旄頭

    意思:(旄头,旄头)

     1.古代皇帝仪仗中一种担任先驱的骑兵。
      ▶《汉书•燕剌王刘旦传》:“旦遂招来郡国姦人,赋敛铜铁作甲兵,数阅其车骑材官卒,建旌旗鼓车,旄头先敺。”

  • 上封

    读音:shàng fēng

    繁体字:上封

    意思:
     1.谓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
      ▶《史记•孝武本纪》:“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僊登天矣。”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