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歌·雨夜》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意思:同时像孤船停泊时小,风吹折苇来互相帮助。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五歌·雨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细节的诗,通过雨声、折苇、孤舟、残灯等自然元素,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首句“屋小茅干雨声大”直接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简陋,小屋又低又小,被雨水打湿后的茅草发出干涩的声音,声音很大,突出了环境的寂寥和雨势的猛烈。这种描绘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自疑身著蓑衣卧”一句,诗人通过想象自己穿着蓑衣躺在床上,表现出一种孤独、落寞的情绪。这种情绪在“兼似孤舟小泊时”一句中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诗人似乎把自己比作孤舟,在风雨中飘摇。 “风吹折苇来相佐”一句,诗人通过描绘风吹折苇(即吹断的芦苇)的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寂寥和雨声的喧闹,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落寞情绪。 “我有愁襟无可那”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愁绪,无法忍受这种愁闷的心情,使得他无法安然入睡。 “才成好梦刚惊破”和“背壁残灯不及萤”两句形成了一个转折,诗人从愁闷的情绪中挣扎出来,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好梦,但又被惊醒。接着,他看到残灯的光芒不如萤火虫的光亮,进一步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重挑却向灯前坐”一句,诗人重新点灯,但心情并未因此而有所好转,反而更加沉重。他坐在灯前,独自面对着这份寂寥和愁闷,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雨声、折苇、孤舟、残灯等自然元素,生动地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独、落寞、愁闷的情绪,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表达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
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
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
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关键词解释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 时风

    读音:shí fēng

    繁体字:時風

    意思:(时风,时风)

     1.应时的风。
      ▶《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陆机《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