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

意思:梁上没有罾缴,梁下没有老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山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面,借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活的悲悯。 首先,诗人以“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描绘了野鸡的自由自在。这种自然、安逸的生活状态,正如诗中所说,是野鸡“适性遂其生”的体现。在自然的环境中,野鸡能够随心所欲地生活,这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状态。 接着,诗人强调了野鸡生活的环境——“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在这里,没有人为的陷阱,也没有天敌的威胁,野鸡一家能够安然度过每一天。这样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宁静的自然环境的向往。 然后,诗人以“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一句,表达了野鸡一家能够尽享天伦之乐,安然度过一生的美好景象。这也是诗人对自由、和平生活的赞美。 然而,诗人在赞叹野鸡的同时,也不禁为笼中的鸡和池中的雁感到悲哀。它们虽然得到了人类的供养,但却不能摆脱被宰杀的命运。这种生活虽然安逸,但却充满了危险。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被束缚生命的悲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野鸡自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生活的悲悯。同时,通过对比也提醒人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步一啄草,十步一饮水。
适性遂其生,时哉山梁雉。
梁上无罾缴,梁下无鹰鹯。
雌雄与群雏,皆得终天年。
嗟嗟笼下鸡,及彼池中雁。
既有稻粱恩,必有牺牲患。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鹰鹯

    读音:yīng zhān

    繁体字:鷹鸇

    意思:(鹰鹯,鹰鹯)

     1.鹰与鹯。比喻忠勇的人。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
      ▶《后汉书•循吏传•仇览》:“主簿闻陈元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