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庸庵同年来游白下用前韵赋赠》 曳杖经过数岁年,升平扰乱送华颠。

曳杖经过数岁年,升平扰乱送华颠。

意思:经过几年拖着拐杖,升平扰乱送华顶。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庸庵同年来游白下用前韵赋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感性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首句“曳杖经过数岁年,升平扰乱送华颠。”描绘了作者拄着手杖,经过多年的岁月,经历了社会的平静与动荡。其中的“华颠”一词,既指年华老去,也指人生的颠沛流离。 “种桑莫问山河改,得句还连鼓角传。”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他告诫自己不要过于关注山河的改变,而应该关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与他人的交流。这里的“得句”可能指的是与他人交流时得到的启示和感悟,而“鼓角传”则象征着生活的节奏和旋律。 “濡沫余生留我共,控抟奇景倚公先。”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感激和期待。他感谢友人陪伴自己度过了人生的坎坷,也期待与友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里的“濡沫”可能指的是彼此之间的支持和关爱,而“控抟奇景”则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谢墩灵谷堪笼袖,待散青苍落绮筵。”最后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他感谢友人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也期待着与友人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这里的“谢墩灵谷”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而“笼袖”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它以一种深情、感性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曳杖经过数岁年,升平扰乱送华颠。
种桑莫问山河改,得句还连鼓角传。
濡沫余生留我共,控抟奇景倚公先。
谢墩灵谷堪笼袖,待散青苍落绮筵。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升平

    读音:shēng píng

    繁体字:升平

    短语:莺歌燕舞 太平 歌舞升平 清明

    英语:peaceful

    意思:(参见昇平)
    太平。
      ▶《汉书•梅福传》:

  • 扰乱

    读音:rǎo luàn

    繁体字:擾亂

    短语:烦扰 搅乱 捣乱 惊动 搅 搅和 搅扰

    英语:infest

    意思:(扰乱,扰乱)

     1.混乱;慌乱。

  • 经过

    读音:jīng guò

    繁体字:經過

    短语:长河

    英语:process

    意思:(经过,经过)

     1.行程所过;通过。
      ▶《淮南子•时则训》“日月之所

  • 华颠

    读音:huá diān

    繁体字:華顛

    意思:(华颠,华颠)
    白头。指年老。
      ▶《后汉书•崔骃传》:“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
      ▶唐·卢肇《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