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意思:荆棘暗长原,杜鹃昼夜啼哭。
出自作者[宋]文天祥的《北行第九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作品,它通过浮云、马匹、荆棘和子规等意象,传递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首句“浮云暮南征”中,浮云象征着变化和无常,而南征则暗示了诗人将要离开这里,前往未知的目的地。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行踪和心情,表达了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
“我马向北嘶”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孤独。马匹嘶叫,象征着前方的路途漫漫,需要继续前行。而“我”作为一个孤独的旅人,只能默默地听着马匹的嘶叫,感受着孤独和无助。
“荆棘暗长原”则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荆棘代表着困难和挑战,暗长的荆棘象征着前方的路途充满了未知的危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
最后一句“子规昼夜啼”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另一种景象——子规鸟的啼叫。子规鸟常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它的啼叫也传达出一种哀愁和离别的情绪。这句诗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表达,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无助和担忧,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离别之情。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