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坐》 瓦檠鸣落炉,镴鼎湿霏烟。

瓦檠鸣落炉,镴鼎湿霏烟。

意思:瓦架鸣落炉,镴鼎湿烟霏。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夜坐》

全文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夜坐》创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当时诗人正在担任成都府通判。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坐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景象凄凉、孤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退不妨饮,夜凉犹未眠。
瓦檠鸣落炉,镴鼎湿霏烟。
露叶悄相煦,候虫欢自煎。
白头行万里,转眼过三年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瓦檠

    读音:wǎ qíng

    繁体字:瓦檠

    意思:陶制的灯架。
      ▶宋·陆游《雨夕》诗:“瓦檠堕灯烬,铜碗起香缕。”
      ▶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诗:“床头瓦檠灯煜爚,老夫冻坐书纵横。”

  • 霏烟

    读音:fēi yān

    繁体字:霏煙

    意思:(霏烟,霏烟)
    飘飞的云雾。
      ▶宋·苏轼《鸣泉思》诗:“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