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

意思: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西岩曾到读书堂的环境,竹林和莎草绵延十里,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梦境一般,而山岭则让人感到迷茫和愁绪。这些描绘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自然画卷之中。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经过的事被比喻为烟霞,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名利则被比喻为尘埃,随着日月流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人生的超脱,认为名利只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过分追求。 最后,诗中以潘岳的头发为例,提醒人们不要虚度时光,不要等到年老时才后悔没有珍惜青春。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让人深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不要被名利所迷惑,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虚度青春,要有所作为。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哲理和启示意义的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莎十里强。
湖上梦馀波滟滟,岭头愁断路茫茫。
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竹行

    读音:zhú háng

    繁体字:竹行

    意思:收购和出售竹子的营业机构。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一时从者千人,然苦无帜,应元又驰竹行,唿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徐铸成《报海旧闻》二十:“竹行却有三丬,多是

  • 书堂

    读音:shū táng

    繁体字:書堂

    意思:(书堂,书堂)

     1.学堂。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黉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 读书

    读音:dú shū

    繁体字:讀書

    短语:阅 阅读 阅览 开卷 读 涉猎 翻阅 看

    英语:study

    意思:(读书,读书)

     1.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