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贤一不肖诗·右欧阳永叔》 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

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

意思:圆冠博带不知道本,樗栎怎能施青黄色。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四贤一不肖诗·右欧阳永叔》

全文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蔡襄所作的《四贤一不肖诗·右欧阳永叔》。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朝时期,当时欧阳修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在这首诗中,蔡襄对欧阳修的才华和品德进行了赞美,称他为“千古文章第一人”,并称赞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等各方面的才能。同时,蔡襄也提到了欧阳修的一些缺点,如过于自负、喜欢炫耀自己的才华等。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对欧阳修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学和政治人物的评价标准。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袞扶世为儒方。
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
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
处心学士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
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临鄱阳。
二贤拜疏赎其罪,势若止沸反扬汤。
敕令百执无越位,谏垣何以敢封囊。
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位卑无路自闻达,目视云阙高苍茫。
裁书数幅责司谏,落笔騄骥腾康庄。
刃迎缕析解统要,其间大意可得详。
书曰希文有本末,学通古今气果刚。
始自理官来祕阁,不五六岁为天章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青黄

    读音:qīng huáng

    繁体字:青黃

    英语:bluish yellow

    意思:(青黄,青黄)

     1.青色和黄色。
      ▶《楚辞•九章•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喜兮。曾枝剡棘,

  • 博带

    读音:bó dài

    繁体字:博帶

    意思:(博带,博带)

     1.宽大的衣带。用于礼服。
      ▶《管子•五辅》:“博带梨,大袂列,文绣染,刻镂削。”
      ▶《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

  • 圜冠

    读音:huán guān

    繁体字:圜冠

    意思:儒者戴的圆形帽子。也叫鹬冠。
      ▶《庄子•田子方》:“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时;履句屦者,知地形。”
      ▶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儒》:“鹬冠者,亦曰术氏冠,又曰圜冠。”参见“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