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有感》 离恨江波阔,归期岁景深。

离恨江波阔,归期岁景深。

意思:离恨江波宽,回一年景深。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闻笛更怀旧,望鸿难寄音》以丰富的情感和精妙的艺术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联“闻笛更怀旧,望鸿难寄音”,笛声唤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鸿雁却无法传递他的音信,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无法返乡的无奈。 颔联“西风行客泪,明月故人心”,颈联“离恨江波阔,归期岁景深”,这两联分别描绘了诗人的离别之恨和归期之难。西风、江波、离恨、归期,这些意象都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苦和归乡之难。 尾联“何时紫溪隐,尊酒起狂吟”,诗人表达了何时能归隐故乡的愿望,同时又表达了即使在异地他乡,也要举杯痛饮,狂吟抒怀的决心。 全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最后,“尊酒起狂吟”也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他乡也要保持内心的豪情和乐观,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笛更怀旧,望鸿难寄音。
西风行客泪,明月故人心。
离恨江波阔,归期岁景深。
何时紫溪隐,尊酒起狂吟。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江波

    读音:jiāng bō

    繁体字:江波

    意思:江水;江中波浪。
      ▶《文选•左思<蜀都赋>》:“贝锦斐成,濯色江波。”
      ▶刘逵注引谯周《益州志》:“成都织锦既成,濯于江水。”
      ▶宋·朱熹《次敬夫登定王臺

  • 景深

    读音:jǐng shēn

    繁体字:景深

    短语:射程 力臂 波长 冲程 针脚 跨度

    英语:depth of field

    意思:摄影用语。指用摄影机拍摄某景物时,可保持该景

  • 归期

    读音:guī qī

    繁体字:歸期

    英语:date of return

    意思:(归期,归期)

     1.归来的日期。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离恨

    读音:lí hèn

    繁体字:離恨

    意思:(离恨,离恨)
    因别离而产生的愁苦。
      ▶南朝·梁·吴均《陌上桑》诗:“故人宁知此,离恨煎人肠。”
      ▶南唐·李煜《清平乐》词:“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 期岁

    读音:qī suì

    繁体字:期歲

    意思:(期岁,期岁)

     1.一周岁。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期岁而孤,叔父司空简穆公,早所器异。”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期岁方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