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滞留十日雨,坐见平陆成长川。
意思:丹阳拖延十天下雨,坐见平地成长川。
出自作者[宋]王奕的《黄池大水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丹阳地区在雨水长期浸泡下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面对洪水时的种种反应。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对治水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首联“玉斗山人归自鲁,迂途携酒酬谪仙。丹阳滞留十日雨,坐见平陆成长川。”诗人通过描述友人自山东归来,在丹阳滞留十日,眼见平原变成长川的景象,表达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以及时间的累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颔联“不冲不激不澎湃,漫高漫长漫嚣尘。”这里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洪水描绘成不冲不激,不澎湃的形象,形象地表达了洪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但同时也暗示了洪水带来的困扰和喧嚣。
颈联“黄地地势低且圹,筑堤种柳名圩田。”诗人描绘了低洼地带的景象,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筑堤种柳,形成圩田的情景。这一联描绘了人们与自然环境抗争的场景,也反映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尾联“中宵突尔决,尽与河伯裾相牵。古今此理容或然。”诗人对洪水突然决堤的情景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古今治水的方法和可能性。这里既有对历史治水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治水方法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治水方法的思考和见解,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