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钿晓寒轻,独倚千秋无力。
意思:翠钿晓寒轻,独自倚靠在千秋没有力量。
出自作者[宋]杨冠卿的《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庭院中独自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愁绪。
首先,诗的开头“满院落花春寂”描绘了一个寂静的春天庭院,满院的落花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已逝。这种寂静的氛围为女子的内心独白提供了背景。
接下来,“风絮一帘斜日”描绘了微风中飘荡的柳絮和夕阳透过窗帘的景象,这进一步强化了寂静和孤独的氛围。同时,夕阳透过窗帘的景象也暗示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助,她无法逃脱这暮色的笼罩。
“翠钿晓寒轻,独倚千秋无力。”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形象,她戴着翠绿色的首饰,清晨感到轻微的寒意,独自倚着庭院的门框,显得无力和孤独。这里,“翠钿”和“晓寒”等词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娇弱和无力感,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愁绪。
“无力。无力。蹙破远山愁碧。”最后两句诗以女子的无力感为引子,进一步表达了她内心的愁绪。她无力地倚着门框,眉头紧锁,仿佛蹙破了远山的碧色。这里,“蹙破”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她内心的愁绪,同时也暗示了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子在春天的庭院中独自沉思的情景,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愁绪。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 看献千秋乐,千秋乐未央。-- 出自《早秋降诞日献寿二首应制》作者:[唐]广宣
- 千秋气。-- 出自《渔家傲·梅晕渐开红蜡垒》作者:[宋]杨无咎
- 含笑祝千秋。-- 出自《菩萨蛮·翠翘花艾年时昨》作者:[宋]洪咨夔
- 千秋万古。-- 出自《摸鱼儿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作者:[元]元好问
- 千秋愿。-- 出自《渔家傲·乞巧楼头云幔卷》作者:[宋]欧阳修
- 千秋长若斯-- 出自《公燕诗》作者:[魏晋]曹植
- 寿考千秋岁。-- 出自《点绛唇·仙子仙郎》作者:[宋]无名氏
- 千秋陈迹凄凉。-- 出自《六州》作者:[宋]无名氏
- 度千秋。-- 出自《江南弄 朝云曲》作者:[南北朝]沈约
- 负恩无力。-- 出自《三日侍宴曲水代人应诏诗 九》作者:[南北朝]谢朓
- 困无力。-- 出自《兰陵王·角声切》作者:[宋]陈韡
- 娇无力。-- 出自《钗头凤 春思》作者:[元]张可久
- 柳丝无力。-- 出自《霜天晓角·柳丝无力》作者:[宋]张孝祥
- 欲起病无力。-- 出自《祝英台近·笑天涯》作者:[宋]刘过
- 青无力。-- 出自《摘红英 春晴中酒》作者:[元]张翥
- 浑无力。-- 出自《忆秦娥·江南北》作者:[元]张翥
- 娇无力。-- 出自《忆秦娥·香滴滴》作者:[宋]韩淲
- 困无力。-- 出自《品令·困无力》作者:[宋]石孝友
- 娇无力。-- 出自《忆秦娥·正飞雪》作者:[宋]曾觌
- 翠钿小。-- 出自《隔浦莲近拍·铅霜初褪凤葆》作者:[宋]陈允平
- 与人双翠钿。-- 出自《菩萨蛮·绿窗残梦闻鶗鴂》作者:[宋]贺铸
- 莫把翠钿遮。-- 出自《眼儿媚·鬓边一点似飞鸦》作者:[宋]某教授
- 休把翠钿遮。-- 出自《眼儿媚·鬓边一点似飞鸦》作者:[宋]陈诜
- 红袖黦,翠钿蔫。-- 出自《更漏子·秋点长》作者:[宋]黄机
- 晓寒轻。-- 出自《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作者:[宋]卢祖皋
- 晓寒兰烬灭。-- 出自《霜天晓角·冰清霜洁》作者:[宋]林逋
- 掩银屏,晓寒轻。-- 出自《江城子·画楼帘暮卷新晴》作者:[宋]卢祖皋
- 怯晓寒脉脉。-- 出自《醉花阴·微含清露真珠滴》作者:[宋]沈蔚
- 晓寒无奈力。-- 出自《霜天晓角·疏明瘦直》作者:[宋]王澡
- 却是晓寒闲。-- 出自《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作者:[宋]陈康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