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沈亚之尉南康》 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意思:黑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出自作者[唐]殷尧藩的《送沈亚之尉南康》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康路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首句“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诗人以行路之艰难,比喻自己旅途的辛苦和内心的愁苦。行迈,即行走在路上。南康路,是诗人的目的地,但旅途的艰辛让诗人感到疲惫和无奈。客心离怨多,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 “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南康路上的景色。暮烟笼罩着葵叶屋,秋月下传来竹枝的歌声。这两句描绘了南康路的夜晚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 “孤鹤唳残梦,惊猿啸薜萝”,这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述了夜间的声音:孤鹤在残梦中悲鸣,惊猿在薜萝中长啸。这种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对江翘首望,愁泪叠如波”,诗人翘首望着江水,心中涌起无尽的愁苦和泪水,如同波涛般连绵不断。这句诗以形象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康路上的景象,通过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行路之艰难、景色之凄美、声音之生动以及内心的愁苦,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迈南康路,客心离怨多。
暮烟葵叶屋,秋月竹枝歌。
孤鹤唳残梦,惊猿啸薜萝。
对江翘首望,愁泪叠如波。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竹枝

    读音:zhú zhī

    繁体字:竹枝

    意思:
     1.竹子的小枝。
      ▶唐·杜甫《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刘沧《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 暮烟

    读音:mù yān

    繁体字:暮煙

    意思:(暮烟,暮烟)
    亦作“墓烟”。
     
     1.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唐·王昌龄《留别郭八》诗:“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

  • 月竹

    读音:yuè zhú

    繁体字:月竹

    意思:竹名。
      ▶宋·赞宁《笋谱•二之出》:“月竹笋:竹状轻短丛生,每月抽笋,谓之月竹。笋如箭竹萌,人不食也。”

    解释:1.竹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