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友人》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意思:漏声林下静,萤火虫色月中微。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寄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是一首描绘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归家情景的诗,通过对漏声、萤火、露水、人语等自然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联“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直接描绘了诗人归家的场景,通过“抽簪”和“解衣”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轻松自在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一天忙碌后的轻松和愉悦。 颔联“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则从环境入手,通过对漏声和萤火的描绘,营造出宁静而微妙的氛围。漏声在林下静静的传来,萤火在月色中微微闪烁,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颈联“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氛围,通过对秋霁和夜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这里的“露华结”象征着秋天的冷清和寂寥,“夜深人语稀”则暗示了夜晚的孤寂和宁静。 尾联“殷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寻求伴侣的心情。诗人对故山的殷勤向往,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期待。然而,“谁与我同归”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没有人陪伴他一起回家,只能独自面对这条山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
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
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
殷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

关键词解释

  • 林下

    读音:lín xià

    繁体字:林下

    英语:sylvan life; retirement from official life

    意思:
     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梁·任昉《

  • 月中

    读音:yuè zhōng

    繁体字:月中

    英语:ides

    意思:
     1.月亮里。亦指月宫。
      ▶唐·骆宾王《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黄庭内景经•高奔》“高

  • 漏声

    引用解释

    铜壶滴漏之声。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宋 苏轼 《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 清 谭嗣同 《和仙槎除夕感怀》之四:“有约闻鷄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读音:lòu shēng

  • 中微

    读音:zhōng wēi

    繁体字:中微

    意思:I
    中道衰微。
       ▶《史记•楚世家》:“季连生附沮,附沮生亢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汉·王逸《鲁灵光殿赋》:“遭汉中微,盗贼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