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汝庆宅红菊》 亦知颜色好,不是艳阳花。

亦知颜色好,不是艳阳花。

意思:也知道颜色好,不就是艳阳花。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汝庆宅红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红菊开时暮,亭亭冠物华。亦知颜色好,不是艳阳花。罗绮娇秋日,楼台媚晚霞。清香如不改,常傍美人家。》是一首描绘秋日红菊的诗。红菊在暮色中绽放,亭亭玉立在万物之中,它的颜色美丽,不是因为艳阳的照耀。它能在秋日里娇艳如花,为楼台增添了晚霞的妩媚。它的清香如初,常陪伴着美丽的人家。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红菊在暮色中绽放的场景,展现出红菊的坚韧和独立。这种描绘方式赋予了红菊一种独特的生命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红菊在暮色中的美丽和坚韧。 其次,诗人通过对比红菊与艳阳花,强调了红菊的独特之处。艳阳花在艳阳照耀下绽放,而红菊却能在暮色中独自绽放,这体现了红菊的坚韧和顽强。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红菊的赞美之情。 接着,诗人又描绘了红菊在秋日里的娇艳和妩媚,以及在楼台旁的美景。这些描绘进一步强化了红菊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红菊在各种环境中的美丽和魅力。 最后,诗人强调了红菊的清香如初,常陪伴着美丽的人家。这种描绘赋予了红菊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红菊与美丽人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红菊的描绘,展现了红菊的美丽、坚韧和顽强。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描绘和强调等手法,表达了对红菊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菊开时暮,亭亭冠物华。
亦知颜色好,不是艳阳花。
罗绮娇秋日,楼台媚晚霞。
清香如不改,常傍美人家。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艳阳

    读音:yàn yáng

    繁体字:艷陽

    英语:bright spring day

    意思:(艳阳,艳阳)
    亦作“艷阳”。
     
     1.艷丽明媚。多指春天。
      ▶南朝·宋·鲍照《

  • 颜色

    读音:yán sè

    繁体字:顏色

    短语:色调

    英语:color

    意思:(颜色,颜色)

     1.面容;面色。
      ▶《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好不

    读音:hǎo bù

    繁体字:好不

    英语:very; quite; so

    意思:
     1.犹多么,很。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自思量: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