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廉上人归天台》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意思:浮沤一想到回心起,本寺房前被放倒松。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廉上人归天台》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描绘了诗人过去居住在赤城山华顶峰的情景,那里的岩石如桂树般高耸,山峰如芝田般幽深,云雾缭绕,如诗如画。 “弥天曾共习凿齿,人洛因寻陆士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朋友的怀念,他们曾经一起游历天下,共同探讨学问。 “寒烛伴吟经臘雪,雨花开讲过晨钟。”描绘了诗人过去的学术生活,在寒冷中烛光下吟诵经文,雨花飞溅中讲学,钟声唤醒黎明。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他心中一念归心,回到了寺庙前,看到了那棵偃松。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旧住赤城华顶峰,桂岩芝崦白云重。
弥天曾共习凿齿,人洛因寻陆士龙。
寒烛伴吟经臘雪,雨花开讲过晨钟。
浮沤一念归心起,本寺房前见偃松。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偃松

    读音:yǎn sōng

    繁体字:偃鬆

    英语:siberian dwarf pine

    详细释义: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小乔木。枝干偃伏,针叶,五针一束,细齿不明。雄花黄色,雌花紫色。球果紫

  • 归心

    读音:guī xīn

    繁体字:歸心

    英语:converted to (religion)

    意思:(归心,归心)

     1.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 浮沤

    读音:fú ōu

    繁体字:浮漚

    英语:bubbles on water; froth

    意思:(浮沤,浮沤)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唐·姚合《

  • 一念

    读音:yī niàn

    繁体字:一念

    英语:a thought

    意思:
     1.一动念间;一个念头。
      ▶南朝·梁·沈约《却出东西门行》:“一念起关山,千里顾兵窟。”
      ▶唐·陈鸿

  • 起本

    读音:qǐ běn

    繁体字:起本

    意思:
     1.犹言伏笔。
      ▶《左传•哀公元年》“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晋·杜预注:“谓吴宫室废坏,当为污池。为二十二年越入吴起本。”
     
     2.起因;由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