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范蜀公挽诗》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意思:比之从前卫武,还不到一岁。

出自作者[宋]李廌的《范蜀公挽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一位八十岁老人的敬意和怀念。 首句“八十虽云寿,石嗟未及期”,直接点明老人的年龄,八十岁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年龄,通常被视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老人似乎尚未到达这个年龄。这里用“石”的寿命短暂来比喻人的寿命短暂,增加了诗的悲情色彩。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借用古代名人卫武公的事迹,说明即使像卫武公那样有功德的人,也并未活到百岁。这既是对老人的惋惜,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这两句表达了对老人生活的赞美。他生活在一个“仁人”的社区,得到了“国士”般的待遇和认知。这暗示他是一个有德行、受人尊敬的人。 “空余恋轩想,况复九原悲。”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老人的怀念和悲痛。“恋轩想”可能是老人的居所或象征,这里表达了对老人故居的思念。“九原”在这里指代死者,这里表达了对老人离世的悲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八十岁老人的敬意和怀念,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悲痛。语言朴素而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敬意和怀念之情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八十虽云寿,石嗟未及期。
方之昔卫武,犹不至期颐。
幸处仁人里,叨膺国士知。
空余恋轩想,况复九原悲。

关键词解释

  • 期颐

    读音:qī yí

    繁体字:期頤

    英语:100-year-old person; centenarian

    意思:(期颐,期颐)
    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注

  • 不至

    读音:bù zhì

    繁体字:不至

    意思:
     1.不到。
      ▶《礼记•坊记》:“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