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
意思:只测错改金根字,他用城南劝学诗。
出自作者[宋]谢枋得的《示儿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通过独特的观察和思考,对历史、文化和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
首句“千古兴亡我尽知,一家消息又何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的关注。他看到了历史的兴衰更迭,理解了世事的变迁,对一家一户的悲欢离合也感同身受。
“古来圣哲少才子,世乱英雄多义儿。”这两句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入剖析。诗人认为,自古以来的圣人哲人虽然少见,但真正的才子也并不多见;而在乱世之中,英雄豪杰辈出,但多的是有情有义的人。
“靖节少陵能自解,孔明王猛使人悲。”这两句是对特定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人认为,像陶渊明、杜甫这样的人,能够自我解脱,而像诸葛亮、王猛那样的人则让人感到悲痛。
最后两句“只虞错改金根字,焉用城南劝学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认为,如果只是因为错改了“金根”二字,那么《城南联句》又何必用来劝学呢?这里的“金根”可能是指某个典故或历史事件,而“城南联句”则可能是指另一首诗或某个教育理念。诗人通过这个反问,表达了对历史和教育的深刻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和人物的深入剖析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教育的思考。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关注,更有对未来的期待。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的诗,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