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皎然上人归山》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意思:阴天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送皎然上人归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适来世上”、“适去人间”、“古寺山中”、“高松月下”、“云阴鸟道”、“雪映龙潭”、“法主欲归”和“门人流泪”。它描绘了一个人在世界上的短暂停留,以及他对人间的淡漠和厌倦。 首联“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淡漠和厌倦,他来世上不是为了追求名利,离开人间也不是为了情感纠葛。这是一种超脱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的淡漠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颔联“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古寺中度过的日子。他偶尔来到山中,在松月下与僧人交谈,这种生活让他感到宁静和满足。 颈联“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象,云阴笼罩着险峻的鸟道,苔藓刚刚长出。而在龙潭的雪光映照下,水更清澈。这种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敬畏。 尾联“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法师想要离开这个世界是需要有告别的言说的,而门人们则流着泪厌倦着世俗的生活。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人世间的短暂停留和对人间的淡漠和厌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让人深思和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适来世上岂缘名,适去人间岂为情。
古寺山中几日到,高松月下一僧行。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法主欲归须有说,门人流泪厌浮生。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龙潭

    读音:lóng tán

    繁体字:龍潭

    英语:vauclusian spring

    意思:(龙潭,龙潭)

     1.深渊。
      ▶唐·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诗:“龙潭中喷射,昼夜生

  • 云阴

    读音:yún yīn

    繁体字:雲陰

    意思:(云阴,云阴)

     1.云翳,阴云。
      ▶《南齐书•五行志》:“天气动则其象应,故厥罚常阴。王者失中,臣下盛强,而蔽君明,则云阴亦众多而蔽日光也。”
      ▶唐

  • 鸟道

    读音:niǎo dào

    繁体字:鳥道

    英语:dangerously narrow hill path

    意思:(鸟道,鸟道)
    险峻狭窄的山路。
      ▶南朝·梁·沈约《愍涂赋》:“依云边以知国

  • 潭水

    读音:tán shuǐ

    繁体字:潭水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