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馀。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馀。

意思:江天物候偷偷衰减变化,气爽开始怀疑夏景多。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秋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天物候潜衰变》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优美诗篇。通过对雨渍苔藓、风飘红叶、晚云寺宇、秋水鱼游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历程中种种经历的反思。 首句“江天物候潜衰变”中,“物候”指的是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反应,而“潜衰变”则暗示了季节的变换带来的环境变化。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到来,万物逐渐凋零,生机减退,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而深沉的基调。 “气爽初疑夏景馀”描绘了初秋时节,天气清爽,让人怀疑这是夏日的余韵,但随着对季节更替的感知,诗人意识到这是秋天的到来。 “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雨水侵蚀着古壁上的苔藓,一片荒芜之色;风吹过,红叶飘散,落满了荒芜的水渠。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荒凉。 “晚云连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静见鱼”这两句诗则描绘了更为宁静、富有生机的画面。晚云在连绵的山岳中飘荡,一座幽静的寺庙隐藏在其中;秋水澄澈,鱼儿在其中游动。这两句诗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与前几句的萧瑟之景形成对比。 最后两句“昔岁一鸣无所恨,绿槐金蕊任萧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过去的成功并不让人遗憾,因为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等待着他。这两句诗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历程中种种经历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天物候潜衰变,气爽初疑夏景馀。
雨渍乱苔侵古壁,风飘红叶满荒渠。
晚云连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静见鱼。
昔岁一鸣无所恨,绿槐金蕊任萧疏。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物候

    读音:wù hòu

    繁体字:物候

    英语:phenology

    意思:动植物随季节气候变化而变化的周期现象。泛指时令。
      ▶《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迴斡,叹物候之推移。”

  • 衰变

    读音:shuāi biàn

    繁体字:衰變

    短语:聚变 量变

    英语:disintegration

    意思:(衰变,衰变)

     1.衰落变化。
      ▶唐·玄奘

  • 江天

    读音:jiāng tiān

    繁体字:江天

    英语:sky over the river

    意思:江和天。多指江河上的广阔空际。
      ▶南朝·梁·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 变气

    (1).变化的节气。《韩非子·解老》:“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
    (2).奇异的云气。《汉书·天文志》:“迅雷风祅,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3).异常的气味。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蓟柏》:“蓟柏白华,厥子如丹。实肥变气,食之忘寒。”

    读音:biàn q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