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揽照尽从乌帽重,放歌须遣羽觞飞。

揽照尽从乌帽重,放歌须遣羽觞飞。

意思:揽照全部从黑帽层,放歌须派遣羽觞飞。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全文创作背景

《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时期,蔡襄陪同提刑郎中到吉祥院观赏牡丹花。 诗中描绘了吉祥院内盛开的牡丹花,用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高贵。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氛围。 整首诗以“十八日”为线索,通过描写吉祥院内的景色、人物和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音韵和节奏,使诗歌具有优美的韵律感。 总的来说,《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优秀诗篇,既展示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才华,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
生来已占妙香国,开处全烘直指衣。
揽照尽从乌帽重,放歌须遣羽觞飞。
前驺不用传呼宠,待与游人一路归。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放歌

    读音:fàng gē

    繁体字:放歌

    英语:sing

    意思:放声歌唱。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清·曹寅《游仙》诗之二十:“青溪烟水

  • 乌帽

    读音:wū mào

    繁体字:烏帽

    英语:black headgear of an old-time official

    意思:(乌帽,乌帽)
    黑帽。古代贵者常服。
      ▶隋·唐后多为庶民、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