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于湖》 一见那知成永别,重来天路问骑鲸。

一见那知成永别,重来天路问骑鲸。

意思:一看到那知成分手,再次来到天路问骑鲸。

出自作者[宋]施士衡的《挽于湖》

全文赏析

《挽于湖》是宋代诗人施士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四海双兄弟,南来几别离。 未成春草梦,先动白云思。 涕泪三年隔,风尘数月期。 生涯奔走里,卜筑定何时。” 赏析: 首联“四海双兄弟,南来几别离”,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将友人比作自己的兄弟,强调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通过“南来几别离”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分别的痛苦和不舍。 颔联“未成春草梦,先动白云思”,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草和白云赋予了人的情感。诗人以春草和白云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春草象征着生机勃勃,而白云则寓意着高远、悠扬。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理想追求。 颈联“涕泪三年隔,风尘数月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日之长,以及他们在离别期间所经历的艰辛。涕泪三年隔,意味着他们已经三年没有见面,泪水已经流尽;风尘数月期,则表示他们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就要重逢。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尾联“生涯奔走里,卜筑定何时”,诗人在回顾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这里的“卜筑”指的是建房定居,意味着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余生,共同追求理想的生活。 总的来说,《挽于湖》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拟人化、对比等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更加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诵泉词笔坐中惊,天付斯文以道鸣。
独步蟾宫丹桂选,濡毫纷阁紫微清。
绝弦恸哭人琴丧,埋玉凄凉柱石倾。
一见那知成永别,重来天路问骑鲸。

关键词解释

  • 天路

    读音:tiān lù

    繁体字:天路

    英语:pilgrim

    意思:
     1.天上的路。
      ▶汉·张衡《西京赋》:“美往昔之松·乔,要羡门乎天路。”
      ▶唐·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诗

  • 永别

    读音:yǒng bié

    繁体字:永別

    英语:Nunc Dimittis

    意思:(永别,永别)

     1.永远分别。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到了天明,哭对孟沂道:‘从此永别矣

  • 骑鲸

    读音:qí jīng

    繁体字:騎鯨

    意思:(骑鲸,骑鲸)

     1.亦作“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