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孙之翰太傅登成都楼》 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

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

意思:我怀着吴、蜀国,祸乱如同符契。

出自作者[宋]张俞的《陪孙之翰太傅登成都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悲怆的基调,描绘了广陵的衰败和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古人的伤心、废墟、麋鹿、狐狸等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兴替的深深感慨。 首句“龊龊古之人,伤心广陵废”,诗人以“龊龊”形容古人的伤心,奠定了全诗悲怆的基调。广陵,即扬州,是古代繁华之地,然而如今却已衰败,令人伤心。 “遂弦芜城歌,半夜一挥涕”,诗人以弦歌来表达对广陵的怀念,但其中却充满了哀伤。半夜一挥涕,描绘了诗人深夜流泪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哀痛。 “蕙纨随草衰,藻黼归尘翳”,诗人用蕙纨和藻黼这两个意象来描绘曾经的繁华如今已衰败不堪,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 “魂石敛邱封,歌堂从水逝”,诗人用魂石和歌堂这两个意象来表达对逝去历史的怀念,但它们也随着水流而消逝,表达了对历史无法挽回的无奈。 “吞根徒千岁”,诗人以“吞根”来表达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但这种感慨却无法改变现实。 “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诗人以吴蜀国这两个国家来表达对整个历史的感慨,指出祸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知市朝人,自古悲兴替”,最后两句点明了主题,诗人通过市朝人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历史兴替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郁悲怆的笔触,描绘了广陵的衰败和历史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替的深深感慨。诗中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龊龊古之人,伤心广陵废。
遂弦芜城歌,半夜一挥涕。
蕙纨随草衰,藻黼归尘翳。
魂石敛邱封,歌堂从水逝。
薰光杳沈灭,吞根徒千岁。
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
目览台城墟,心感君王世。
干戈日驰逐,狼虎争吞噬。
山河实天堑,城阙巍地肺。
霸力不久炎,倏忽如焚薙。
空余万雉城,岌倚寒云际。
麋鹿玩苹阴,狐狸栖棘卫。
江汉含呜咽,岷峨抱迢递。
荒村烟花遥,落日寒风厉。
因知市朝人,自古悲兴替。
作者介绍
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关键词解释

  • 祸乱

    读音:huò luàn

    繁体字:禍亂

    英语:disastrous disorder

    意思:(祸乱,祸乱)
    祸害变乱。
      ▶《左传•襄公十一年》:“救灾患,恤祸乱,同好恶。”
      

  • 蜀国

    读音:shǔ guó

    繁体字:蜀國

    意思:(蜀国,蜀国)
    泛指蜀地。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华阳·曾子,鼓箧来游;蜀国·颜生,抠衣请学。”
      ▶唐·刘得仁《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诗:“蜀国

  • 吴蜀

    读音:wú shǔ

    繁体字:吳蜀

    意思:(吴蜀,吴蜀)

     1.三国时的吴国与蜀国。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

  • 国祸

    读音:guó huò

    繁体字:國禍

    意思:(国祸,国祸)
    国家的祸患。
      ▶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永初之末,佐守滑臺,值国祸荐臻。王略中否……瓒奋其勐锐,志不违难。”
      ▶《宋书•柳元景传》:“国

  • 符契

    读音:fú qì

    繁体字:符契

    意思:
     1.犹符节。
      ▶《韩非子•主道》:“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君臣相体,若合符契。”
      ▶宋·司马光《谢始平公以近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