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意思:兵符现在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翱翔。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对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的失望,以及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首句“功成频献乞身章”,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斗争的厌倦,渴望能够摆脱官场,过上自由的生活。 “频献乞身章”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多次请求退隐出仕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摆落襄阳镇洛阳”, “摆落”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襄阳这个他曾经任职的地方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洛阳这个政治中心的无情。这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决绝。 “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这两句诗描绘了政治中心的繁华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厌倦和对自由的向往。“八方风雨会中央”,既描绘了政治中心的繁华,也暗示了诗人想要摆脱这种环境,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天地。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兵符”指的是军事指挥权,“黄公略”是当时的一位军事将领,诗人将兵符交给他,表达了对他的信任和尊重。“书殿曾随翠凤翔”,回忆了自己曾经在文化殿堂中自由飞翔的日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 “华亭一双鹤”象征着自由,“日陪高步绕池塘”则描绘了诗人想要过上那种与自然亲近,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政治斗争的厌倦,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功成频献乞身章,摆落襄阳镇洛阳。
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心寄华亭一双鹤,日陪高步绕池塘。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凤翔

    读音:fèng xiáng

    繁体字:鳳翔

    意思:(凤翔,凤翔)
    凤凰飞翔。
      (1)表示祥瑞景象。
      ▶《孔子家语•好生》:“凤翔麟至,鸟兽驯德。”
      ▶汉·焦赣《易林•损之坤》:“景星照堂,麟游

  • 兵符

    读音:bīng fú

    繁体字:兵符

    英语:commander\'s tally; a book on the art of war

    意思:
     1.古代调兵遣将用的一种凭证。
      ▶《史记•

  • 黄公

    读音:huáng gōng

    繁体字:黃公

    意思:(黄公,黄公)

     1.中国古代寓言中一个谦虚过分而使事情走向反面的人物形象。
      ▶《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词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