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 不然击匏瓜,何异列樗散。

不然击匏瓜,何异列樗散。

意思:要不然打葫芦,有什么区别列樗散。

出自作者[宋]王洋的《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

全文创作背景

宋代的王洋写了一首《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首先,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王洋对曾谹父(可能是他的朋友或者同僚)将赴浮光(可能是一个地名)过重阳节,但因为没有酒,所以写了二首诗的回应。 对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推测如下: 1. 重阳节习俗:重阳节是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有登高远眺、饮酒赋诗的传统。因此,曾谹父在重阳节前往浮光,可能因为缺乏酒,感到些许遗憾。 2. 友情交往:王洋与曾谹父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情,看到朋友在节日中稍有不如意,便以诗回应,安慰和鼓励朋友。 3. 社会背景:宋代重文轻武,文人之间的诗词交往非常频繁。这种诗歌唱和是当时文人交往的一种常见方式。 综上所述,王洋的《曾谹父将赴浮光九日无酒赋二诗次韵》是在重阳节这一特定时间点,基于与友人曾谹父的深厚友情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创作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经营戒奔忙,高士乃贵懒。
不然击匏瓜,何异列樗散。
若人落闲社,帝观助烦惋。
况闻上方札,天子恨见晚。
朝廷录故旧,士女重嗟远。
父母谢使君,相看犹故眼。

关键词解释

  • 不然

    读音:bù rán

    繁体字:不然

    短语:要不 不然

    英语:no

    意思:
     1.不合理;不对。
      ▶《诗•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 樗散

    读音:chū sàn

    繁体字:樗散

    意思:
     1.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唐·杜甫《送郑十八虔贬臺州司户》诗:“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清·顾炎武《岁暮》诗:“壮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