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病卧县斋呈诸僚长》 岂是官卑易去留,未能高蹈愧林丘。

岂是官卑易去留,未能高蹈愧林丘。

意思:难道这个官位低容易去留,不能高蹈惭愧林丘。

出自作者[明]施渐的《病卧县斋呈诸僚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生活和仕途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首句“岂是官卑易去留”,作者表达了对官职低微的无奈,他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他渴望的是远离尘嚣的生活。第二句“未能高蹈愧林丘”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愧疚之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接下来的两句“公庭积夏常虚讼,弱质逢秋已制裘”,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生活状态。作者因为公正无私,所以官庭中的诉讼案件大多与他无关,这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然而,随着秋天的到来,作者也开始为自己准备过冬的衣物,这暗示着他的生活并不宽裕。这种描绘展示了作者在官场中的艰难处境,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雨带潮声偏傍枕,山连雁影恰当楼”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雨声、潮声、雁影、山峦,这些自然元素都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构成了他生活的背景。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世途转觉萧疏甚,始信嵇康薄宦游”,作者在反思人生之路的萧索,他觉得世事纷扰,让他更加怀念过去那种简单的生活。他开始相信嵇康的“薄宦游”,即远离官场、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也是他诗歌的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思和对自由的追求。这种复杂的情感让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岂是官卑易去留,未能高蹈愧林丘。
公庭积夏常虚讼,弱质逢秋已制裘。
雨带潮声偏傍枕,山连雁影恰当楼。
世途转觉萧疏甚,始信嵇康薄宦游。

关键词解释

  • 去留

    读音:qù liú

    繁体字:去留

    英语:going or staying

    意思:
     1.离去或留下。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其宫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咨其去留。

  • 未能

    读音:拼音:wèi néng 五笔:fice

    未能的解释

    词语分解

    • 未的解释 未 è 不,不曾,没有:未必。未曾(唍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 用
  • 林丘

    读音:lín qiū

    繁体字:林丘

    意思:亦作“林坵”。亦作“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萨都剌《次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