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疲兵篇》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意思:对敌人趁着秋季下蓟门,阴山日夜烟尘昏。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疲兵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表达了对战争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描绘了敌人乘秋入侵的情景,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颔联“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通过描述战士们疲惫不堪但仍坚持战斗的状态,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毅力。颈联“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描绘了战场的紧张局势和消息不断传来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紧迫性。 诗中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痛心。诗人在尾联“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中,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痛心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的同情。 此外,这首诗也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诗中描绘了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守岗位、奋勇杀敌,与那些在后方享乐、不关心战士们苦难的将领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手法不仅突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形象,也表达了对那些不关心人民疾苦、只顾自己的将领的批评和谴责。 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的同情。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
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
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
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
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
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
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
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朔风萧萧动枯草,旌旗猎猎榆关道。
汉月何曾照客心,胡笳只解催人老。
军前仍欲破重围,闺里犹应愁未归。
小妇十年啼夜织,行人九月忆寒衣。
饮马滹河晚更清,行吹羌笛远归营。
只恨汉家多苦战,徒遗金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阴山

    读音:yīn shān

    繁体字:陰山

    英语:Yin

    意思:(阴山,阴山)

     1.山脉名。即今横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境、东北接连内兴安岭的阴山山脉。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
      

  • 烟尘

    解释

    烟尘 yānchén

    (1) [smoke]∶烟灰

    (2) [smoke and dust]∶烟雾和尘埃

    (3) [soot;dust]∶烽烟和战场上扬起的尘土,旧时指战火

    汉家烟尘在东北。——唐&mi

  • 骄虏

    读音:jiāo lǔ

    繁体字:驕虜

    意思:(骄虏,骄虏)
    亦作“骄卤”。
     骄横的胡虏。
      ▶唐·沈佺期《王昭君》诗:“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唐·严武《军城早秋》诗:“更催飞将追骄卤,莫遣

  • 夕烟

    读音:xī yān

    繁体字:夕煙

    短语:烟云 硝烟 油烟 烽烟 煤烟 香烟 炊烟

    英语:evening mist

    意思:(夕烟,夕烟)
    傍晚时的烟霭。亦指黄昏

  • 尘昏

    读音:chén hūn

    繁体字:塵昏

    意思:(尘昏,尘昏)
    尘积昏暗。
      ▶唐·朱庆余《题开元寺》诗:“长廊画剥僧形影,石壁尘昏客姓名。”
      ▶宋·范成大《以狨坐覆蒲龛中》诗:“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