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襄阳岘山》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意思:仿佛樊城边界,悠悠汉水波涛。

出自作者[唐]张九龄的《登襄阳岘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是一首描绘风景和抒发情感的诗。 首先,诗中描述了诗人重游旧地,回顾过去的攀登经历,然后骑马再次经过。这种重复的元素,如“亟”、“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回忆的深度。 接着,诗人在描述中强调了自然风景的永恒性,如山川依旧,岁月如梭。这种对比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永恒之间的对比,引人深思。 诗人对诸葛亮的庙宇(蜀相)的寻找,如同晋代羊祜的碣石已经磨灭,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历史的无情。这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即使在繁华之后,也可能是一片寂寞。 诗人继续描绘了周围的风景,如宛宛的樊城,悠悠的汉水,春日的远山,这些都引发了诗人的客情。这里的“客情”可能指的是诗人对异乡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诗人赞叹了这片土地的原生森林秀美,早晨的风景和气候都令人感到舒适。然而,尽管风景优美,但同游的人却不多,这引发了诗人的遗憾和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怀旧和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风景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间的无奈。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事变迁和寂寞的感慨,以及对同游之人的遗憾。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关键词解释

  • 汉水

    读音:hàn shuǐ

    繁体字:漢水

    英语:Han

    详细释义:河川名。发源于?西省宁羌县北皤冢山,至湖北省汉口与汉阳之间流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亦是汉中盆地的命脉。亦称为『汉江』。<

  • 宛宛

    读音:wǎn wǎn

    繁体字:宛宛

    意思:
     1.盘旋屈曲貌。
      ▶《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宛宛黄龙,兴德而升。”
      ▶李善注:“《楚辞》曰:‘驾八龙之宛宛。’”今本《离骚》作“婉婉”。
     

  • 水波

    解释

    水波 shuǐbō

    [water wave;ripples of water] 水的波浪。亦指水

    引用解释

    水的波浪。亦指水。《吕氏春秋·应同》:“旱云烟火,雨云水波。” 陈奇猷 校释:“犹言旱云如烟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