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谢子高易义》 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

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

意思:天开地开辟曰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

出自作者[宋]李复的《题谢子高易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学者在书房中潜心研究学问的描绘,通过对自然、历史和易经的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智慧的敬畏。 首句“束风吹园未曾出”描绘了书房的景象,似乎窗户紧闭,室内平静,没有外界的干扰,暗示了学者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的状态。 “隐几潜心读大易”则进一步描绘了学者的行为,他倚靠着桌子,专心致志地阅读《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学者对它的研究体现了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低头不知客人门,但见开编时点笔”描绘了学者投入研究的情景,他全神贯注,以至于没有察觉到客人的到来。这一描绘展示了学者对学问的专注和热爱。 “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两句诗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天地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赞美。 “伏义画卦混沌死,纷纷智巧凋元精”两句诗则是对易经的深入解读。伏羲画卦开启了人类的智慧,打破了混沌的状态,而人类的智巧却也在此过程中消耗了自然的精华。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易经的深刻理解和对智慧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书房、学者、自然和易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智慧的敬畏和反思,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追求真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束风吹园未曾出,隐几潜心读大易。
低头不知客人门,但见开编时点笔。
天开地辟日月明,四时变化万物成。
伏义画卦混沌死,纷纷智巧凋元精。

关键词解释

  • 天开地辟

    引用解释

    1.犹言开天辟地。 宋 欧阳修 《晋祠》诗:“天开地闢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闢由 盘古 ,人物才分下土。”

    2.谓天然形成。 元 萨都剌 《换骨岩》诗:“千丈丹梯万丈巖,天开地闢鬼神劖。”

    读音:tiān kāi dì pì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四时

    读音:sì shí

    繁体字:四時

    英语:the four seasons; four o\'clock

    意思:(四时,四时)

     1.四季。
      ▶《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 天开

    读音:tiān kāi

    繁体字:天開

    意思:(天开,天开)

     1.谓天予开发、启示。
      ▶《史记•魏世家》:“以是始赏,天开之矣。”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天开之祚,末胄称王。”

  • 日月

    读音:rì yuè

    繁体字:日月

    英语:life

    意思:
     1.太阳和月亮。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唐·韩愈《秋怀诗》之一:“羲和驱日月,疾急不

  • 时变

    读音:shí biàn

    繁体字:時變

    英语:time-variation

    意思:(时变,时变)

     1.四时季节的变化。
      ▶《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