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无题》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意思: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回忆都门。

出自作者[现代]陈寅恪的《无题》

全文创作背景

陈寅恪的《无题》创作于1947年,其背景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内战和动荡之中,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同时,陈寅恪个人的生活也经历了不少坎坷和磨难。这些因素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无题》一诗中,陈寅恪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定的学术追求和人格风范。诗歌通过借用历史典故和文人意象,营造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思考和感悟。 总之,陈寅恪的《无题》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既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乱眼繁枝照梦痕,寻芳西出忆都门。
金犊旧游迷紫陌,玉龙哀曲怨黄昏。
花光坐恼乡关思,烛烬能温儿女魂。
绝代吴姝愁更好,天涯心赏几人存。
作者介绍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关键词解释

  • 寻芳

    读音:xún fāng

    繁体字:尋芳

    意思:(寻芳,寻芳)

     1.游赏美景。
      ▶唐·姚合《游阳河岸》诗:“寻芳愁路尽,逢景畏人多。”
      ▶宋·朱熹《春日》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繁枝

    读音:fán zhī

    繁体字:繁枝

    意思:
     1.繁茂的树枝。
      ▶晋·傅玄《秋胡》诗:“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宋·晏殊《采桑子》词:“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
      ▶艾青《太阳》诗:

  • 都门

    读音:dōu mén

    繁体字:都門

    意思:(都门,都门)

     1.京都城门。
      ▶《汉书•王莽传下》:“兵从宣平城门入,民间所谓都门也。”
      ▶颜师古注:“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