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 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

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

意思:露竹偷灯影子,烟松护月明。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通过描绘夜晚清凉寂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首联“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描绘了夜晚清凉寂静的景色,通过“碧簟”、“绛纱帐”等意象,表现出环境的优雅和清静。这一联的景物描写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引出了下文对思念之情的表达。 颔联“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通过描述病中和渴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药气”和“茶声”也与首联的景物描写相呼应,进一步营造出夜晚寂静的氛围。 颈联“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通过对露竹、灯影、烟松和月明的描写,进一步表现了夜晚的寂静和美丽。这一联的景物描写更加细致入微,通过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尾联“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通过直接表达思念之情,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这一联与前面的景物描写相呼应,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心魄。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清凉寂静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思念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诗歌结构紧凑、意象新颖、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
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
露竹偷灯影,烟松护月明。
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灯影

    读音:dēng yǐng

    繁体字:燈影

    意思:(灯影,灯影)

     1.灯光。
      ▶唐·沈佺期《夜游》诗:“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明·孟称舜《娇红记•明妖》:“我觑他灯影下庞儿无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